五力

wǔ lì
五力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修行者通过培养五力,逐步走向心灵的解脱。
古文寓意:
情尘莫舍,心火方赫。是用三明,实开五力。
——南朝梁·王僧孺·《《中寺碑》》
结跏一心,开示五力。
——唐·李邕·《《东林寺碑序》》
彼真正具五力者,向三界中作如意事,入魔王侣为魔王伴,全不觉知是魔与佛也。
——明·李贽·《《又与从吾孝廉》》
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願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据说这五力不可到,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古文寓意:
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
——宋·延寿·《《宗镜录》卷四八》
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参见“五塵”。
了解五力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专注于修行。
古文寓意:
《增一》二十七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五力"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