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
含义解释
指明代宦官魏忠贤私党中的五个文臣。
南明桂王时期,朝政被成栋子元胤及都御史袁彭年等五人把持,这五人结党揽权,人称“五虎”,使得朝政乌烟瘴气。
古文寓意:
内外大权一归忠贤……外廷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
——清·张廷玉等·《《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
先该户部员外王守履奏为“奸臣秽状等事”等因,疏内文臣中有“五虎”之谣,而知者四,即崔呈秀、李夔龙、吴淳夫、田吉,皆濡足权珰为羽翼者也。其一知之不真,不敢议列。
——明·朱长祚·《《玉镜新谭·会议》》
指南明桂王时与锦衣指挥使李元胤结党揽权的五个官员。
明代宦官魏忠贤私党中的五个文臣主谋议,他们具体为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号称五虎。
古文寓意:
时朝政决於成栋子元胤,都御史袁彭年,少詹事刘湘客,给事中丁时魁、金堡、蒙正发五人附之,揽权植党,人目为五虎。
——清·张廷玉等·《《明史·严起桓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五虎"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