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
含义解释
亦作“僊茅”。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仙茅》。
仙茅是一种原生西域的珍贵药材,其根茎富含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古文寓意:
仙茅一名婆罗门参,出南雄州大庾岭上。以路北云封寺后者为佳,切以竹刀,洗暴通白,其寺南及他处者,即心有黑晕,以此为别。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
九叶仙茅呈瑞巧,青青辉映萱庭草。
——宋·佚名·《《蝶恋花·寿江察判孺人》词》
九叶仙茅方茂,瑞气霭中山。
——宋·石麟·《《水调歌头·寿致政叔》词》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仙茅"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