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
十
7
上下
剋
DQB
笔顺

书写要领
上横不宜太长,竖画居中;“口”略扁,上宽下窄,大小适中;斜撇不宜太长,竖弯钩圆转自然,钩底宜平。
克的意思
1. 能够。
例句:
小两口克勤克俭,日子过得蛮富裕。
岳飞精忠报国,克勤于邦,捍卫大宋边疆。
克的意思
2. 克服,克制,制伏。
例句:
这位清官一生克己奉公,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敬仰。
他在处理棘手问题时,总能巧妙地以柔克刚,使矛盾顺利化解。
克的意思
3. 攻下据点;战胜。
例句:
这个团在多次战役中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将军足智多谋,巧用计谋克敌制胜,保卫了国家的疆土。
克的意思
4. 消化。
例句:
山楂有克食的功效,吃多了油腻食物可以吃点山楂来缓解。
老人肠胃不好,一些难克化的食物要尽量少吃。
克的意思
5. (Kè)姓。
克的意思
6. 严格限定(期限)。
例句:
工程团队克期完成任务,日夜加班推进项目进度。
克日之内,必须把这些文件整理完毕并归档,不得有误。
克的意思
7. 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克兰姆。
例句:
这枚戒指大约重 5 克,造型十分精致。
妈妈买的苹果,每个克数都差不多,大小很均匀。
克的意思
8. 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
例句:
过去在藏族地区,一克青稞能维持一家人好几天的口粮。
老人们清楚地知道,多少克青稞能酿出适量的酒。
克的意思
9. 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
例句:
这一克田的土质肥沃,非常适合种植青稞。
那块克地边界清晰,划分得很明确。
克的意思
10. 减少应给的数量。
例句:
有些小商贩在卖东西时克斤短两,企图多赚不义之财。
不良商家常常克扣员工的工资,这种行为实在不道德。
含义解释
能够。
古文寓意:
完成。
古文寓意: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
——春秋··《《春秋·宣公八年》》
战胜;攻取。
古文寓意: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易·既济》》
〔缪公〕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爱士》》
师道之诛,公以兵东下,进围考城,克之。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许国公神道碑铭》》
且说卢俊义等已克汾阳府。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才欣克辽沈,又听下徐淮。
——现代·郭沫若·《《北上纪行》》
制服;克制。
古文寓意:
好胜;忌刻。
古文寓意:
犹训斥,教训。
古文寓意:
周大勇说:“他叫‘年青的老革命’倒好点,一叫‘周大勇同志’,那十回有九回是克我。嘿,我算摸透咯!”
——现当代·杜鹏程·《《保卫延安》》
昨天,他们三个还联合起来克了四敏一顿呢!
——现代·高云览·《《小城春秋》》
犹及。
古文寓意: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项之灾,犹不克半。
——南朝梁·萧统·《《文选·班固〈东都赋〉》》
〔晁次膺〕效乐府体属词以进,名《并蒂芙蓉》。上览之称善,除大晟府协律郎,不克受而卒。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
古国名。
古文寓意:
观克钟克鼎出土之地并克鼎中锡土之事,克之疆域盖远矣。克器出於宝鸡县南之渭水南岸,殆克之所都。
——近代·王国维·《《观堂集林·克钟克鼎跋》》
[法gramme] 公制重量和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藏语的容量单位。如以克量青稞,一克容量重约二十五市斤。
藏语的土地面积单位。一克地就是可以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约合一市亩。
限定;约定。参见“克日”、“克期”。
古文寓意:
义宣因此发怒,密治舟甲,克孝建元年秋冬举兵。
——南朝梁·沈约·《《宋书·南郡王义宣传》》
副词。表程度,相当于“甚”。
古文寓意:
〔陵母〕闻道将军在界首,举目南占克是嗔。荒忙设计如雨息,恐怕临时事不真。
——现当代·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