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衙

gōng yá
公衙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亦作“公牙”。封建时代的衙门。
在封建时代,公衙是地方上权力与正义的象征,是官员们办公和审理案件的场所。
古文寓意:
京文官五品已上,六品已下,七品清官,每日入朝,常服绔褶,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舆服志》》
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或云:“公门外刻木为牙,立子门侧,以象兽牙。军将之行,置牙竿首,悬旗于上。”其义一也。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
近代通谓府庭为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掌武备,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牙旗……是军中听号令,必至牙旗之下,称与府朝无异。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而为衙。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讼简公衙静,民安士庶称。
——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
投奔公衙、大显身手,走上了“正途出身”的黄天霸好像也并不怎样得意。
——现当代·黄裳·《《拾落红集·谈〈恶虎村〉》》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公衙"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