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曹
含义解释
东汉开始尚书分六曹治事,有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其中三公曹尚书为二人,故称“六曹”。后主客曹分为南、北两主客曹,仍称“六曹”。魏晋以后,尚书六曹屡有变更,至隋,尚书省分吏、殿中(左户)、祠、五兵、都官、度支六部,唐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后世亦以“六曹”称六部。隋唐前,曹即尚书,隋唐后,曹为各部尚书的下属机构,如隋度支尚书之下属为度支、仓、左户、右户、金、库六曹。参阅《后汉书·百官志三》、《隋书·百官志中》、《旧唐书·职官志一》。
在古代中国,六曹制度是朝廷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涵盖了从尚书分曹治事到州府佐治之官的细致分工,体现了古代官僚体系的严密与复杂。
古文寓意:
夫尚书六曹之设,犹人之有六腑也。
——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讽谏策》》
当是时,犹有如贾谊所言“国忘家,公忘私”者,则非特立独行以忠诚之士不能,能以概责之六曹、三院、百有司否也?
——清·龚自珍·《《明良论一》》
唐时州府佐治之官亦分“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亦称“六司”,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成无逾数年,今熹庙七载,书不过八十余卷,翰林有起居之职,六曹有章奏之抄,内阁有票拟之籍。
古文寓意:
躬六曹之务,先五美之训。下官敛手,牟食革心,人始翕如也。
——唐·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
宋徽宗时,州县亦置六曹,曰兵曹、刑曹、工曹、礼曹、户曹、吏曹。故俗以六曹为地方胥吏之通称。
宋徽宗在位时,各个州县就设有六曹。
古文寓意:
狼虎般排着祇从,神鬼般设着六曹。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六曹"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