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贴
网友科普
diǎn tiē ㄉㄧㄢˇ ㄊㄧㄝ 典贴 谓将身作抵押充当奴仆以偿债务。 唐 韩愈 《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检责州界内得七百三十一人,并是良人男女……原其本末,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债负,遂相典贴,渐以成风。名目虽殊,奴婢不别,鞭笞役使,至死乃休。”
含义解释
谓将身作抵押充当奴仆以偿债务。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许多家庭因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不得不选择将自己或家人典贴给富裕的地主家。
古文寓意:
检责州界内得七百三十一人,并是良人男女……原其本末,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债负,遂相典贴,渐以成风。名目虽殊,奴婢不别,鞭笞役使,至死乃休。
——唐·韩愈·《《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
卢群昔寓居郑州,典贴得良田,及为郑滑节度,悉召其主还之。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典贴"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