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n
准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10
左右
UWYG

笔顺

准的笔顺

书写要领

“冫”居左偏上,点提距离适中。竖画正直,左竖较长,横画均匀、平行,右竖对上点。


准的意思

1. 标准,法则,可以作为依据的。

例句:

爱情的基准,无论何时都是你。
大家上交的年终总结以最新的模板为准。

准的意思

2. 允许,许可。

近义词:

例句:

老大准许此计划进行。
你病了,不准出去乱跑。

准的意思

3. 依据;依照。

例句:

学校准据教育部门的新政策调整了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
他在这方面经验尚浅,准况是如此复杂的局面。

准的意思

4. 准确;正确。

近义词:

反义词:

例句:

这一枪打得准。
钟走得不准。

准的意思

5. 一定。

例句:

自信点,你准行。
这个任务我准能完成。

准的意思

6. ﹝前缀﹞加在名词前面,构成名词,表示虽不够标准,但仍可作为某种事物对待。

例句:

我在北京住了五十年了,可以算是个准北京人吧。
这片山地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最终形成了准平原地貌。

准的意思

7. (Zhǔn)姓。

准的意思

8. 确定的把握(多用在”有“或”没有“后)。

例句:

这件事成不成还没准呢。
我心里有准儿,你放心吧。

准的意思

9. 箭靶上的中心。

例句:

你没有射到准上。
你将你的箭对着那个准射出去。

准的意思

10. 鼻子。

例句:

他生得仪表堂堂,浓眉大眼,隆准高挺。
这位历史人物画像中的形象是隆准龙颜,器宇不凡。

含义解释

允许;批准。
古文寓意:
乃於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下》》
至垂拱二年正月,诸州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帒。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金银铜鱼袋》》
那人道:“好汉听禀,小人是此间扬州城外定浦村陈将士家干人,使小人过润州投拜吕枢密那里献粮。准了,使个虞候和小人同回。”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我要放他,你又苦苦的不准。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
依据;根据。
古文寓意:
於是般匠施巧,夔襄准法。
——汉·王褒·《《洞箫赋》》
寇讵敢逃焉,里人送邑,皆准於法。
——唐·薛用弱·《《集异记·王安国》》
臣咸言:准中书札子,以臣注《孔丛子》,奉圣旨附递投进者。
——宋·宋咸·《《进〈孔丛子〉表》》
准是以谈,谓土地之地代,以食社会之赐故,而当然属於国家之所有。
——近代·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
同“準”。标准;准则。
古文寓意:
﹝永明﹞十一年,右仆射王晏、吏部尚书徐孝嗣、侍中何胤奏:“故太子祔太庙,既无先准。”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礼志上》》
﹝徐孝嗣﹞曰:“董仲舒、华令思何以尚此,可谓后生之准也。”
——唐·姚思廉·《《梁书・孔休源传》》
及埏深夏屋,树列远方,五胜迭迁,六籍无准。
——唐·崔行功·《《赠太师孔宣公碑》》
二位的话都作不得准,且听王又嫱的尊裁。
——清·李渔·《《慎鸾交・心归》》
同“準”。推断;衡量。
古文寓意:
夫三王之时,麟毛色、角趾、身体高大不相似类。推此准后世,麟出必不与前同,明矣!
——汉·王充·《《论衡·讲瑞》》
﹝姚增垣﹞对曰:“臣无听声视色之妙,特以经事已多,准之常人,窃以忧惧。”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姚增垣传》》
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
——宋·王安石·《《上时政书》》
同“準”。折算;折合;抵偿。
古文寓意:
君有山,山有金以立币,以币准谷而授禄。
——战国··《《管子·山至数》》
渐及元嘉,物价转贱,私货则束直六千,官受则匹准五百。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王敬则传》》
我有心看上她与我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
——元·关汉卿·《《窦娥冤》》
既归,所自置货,资本大亏,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秋练》》
同“準”。准确。
古文寓意:
那客人真个只捡细丝称准,付与施复。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
这种教训,是从当时的事实推断出来的,但施之金元而准,按之于明清之际而亦准。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儒术》》
同“準”。一定;肯定。
古文寓意:
﹝杨雄﹞寻思:“此一事准是石秀做出来的。”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大爷的田税房租,一年准有四十万。
——清·李渔·《《奈何天·厓略》》
假使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
——现代·鲁迅·《《花边文学·一思而行》》
同“準”。用作名词,犹把握;准头。或表示确定的主意、方式、规律等。
古文寓意:
他是一个紫衫银带祗候人,他倒肯怜咱困穷,赍发与雪花银,赍发的我功名有准。
——元·佚名·《《冻苏秦》》
同“準”。犹言足;整。
古文寓意:
两个老人家不道女儿执性如此,无可奈何,准准地看守了一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今又猝不及备,要拿出准千准万银子来,甚觉费力。
——清·张南庄·《《何典》》
同“準”。鼻子。
古文寓意:
若乃其眉目准𱂨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主之后,非诸侯之姬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六》》
高祖隆准,龙颜、美须。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汉·王充·《《论衡・骨相》》
亦作“凖”。“綧”的今字。
水之平。
古文寓意:
准,平也。
——东汉·许慎·《《说文·水部》》
指其它物体的平。
古文寓意:
辀注则利准,利准则久,和则安。
——战国··《《周礼·考工记·辀人》》
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古文寓意:
故绳直而枉木斫,准夷而高科削。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有度》》
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
至七年仪(浑仪)成。表里三重,下据准基,状如十字。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天文志一》》
标准;准则。
古文寓意:
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
——战国··《《荀子·致仕》》
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於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於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於终,则撮辞以举要……故三准既定,次讨字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董仲舒、华令思何以尚此,可谓后生之准也。
——清·陈鳣·《《对策》》
指使合乎标准。
古文寓意:
改煎金锡则不秏,不秏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
——战国··《《周礼·考工记·𬃄氏》》
确定的主意、方式、规律等。
古文寓意:
多心绪,鹊语难凭,灯花无准。
——元·袁易·《《烛影摇红》词》
现在呢,她只要去“串门子”,他就是这么说的。只要去同人叙道,就像他同她谈话一样,这个她有准,别人一定也会欢迎她的。
——现代·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哪儿去找沈阿四呀?”“他这个人呀,没一个准。”
——当代·胡万春·《《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
符合;等齐;相当。
古文寓意: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系辞上》》
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生以所言物价告父。父颇不信,姑以余赀半从其教。既归,所自置货,赀本大亏;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秋练》》
衡量,比较。
古文寓意:
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难二》》
言不计乎得失而遇善,行不准乎是非而遇吉。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
交州外城记》曰:“从日南郡南去,到林邑国,四百余里。”准径相符。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
夷狄以马羊准盛衰,今突厥六畜不蕃……不三年必亡。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郑元璹传》》
引申为揣度。
古文寓意:
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览冥训》》
瞄准;测定。
古文寓意:
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齐俗训》》
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水高於新沟几一丈。
——元·脱脱等·《《宋史·苏轼传》》
施复自己也摸出等子来准一准,还觉轻些,又争添上一二分,也就罢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
自元旦至十二日,当一岁之月,以瓶汲水,准其轻重。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称水》》
见“準的”。箭靶。
古文寓意:
弦矢分,艺殪仆
——南朝梁·萧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准的陈,则流镝赴焉。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於准的,揖让昇降,以行礼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
依照;以为准绳。
古文寓意:
》不云乎?“惟刑之恤哉!”其审核之,务准古法,朕将尽心览焉。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
又准令,五品官婚葬,元无鼓吹,惟京官五品,得借四品鼓吹为仪。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唐绍传》》
尺寸古今不同,余尝仿制一尺,准以工部营造尺为则,将周制铜剑茎较於今尺则五寸一分半。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尺》》
仿照;效法。
古文寓意: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南朝梁·萧统·《《文选·左思〈咏史〉之一》》
始都乐寿,号金城宫,备百官,准开皇故事。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窦建德传》》
抵偿;折兑。
古文寓意:
米未展送,﹝刘整﹞忽至户前,隔箔攘拳大骂,突进房中,屏风上取车帷准米去。
——南朝梁·任昉·《《奏弹刘整》》
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
——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
诸臣有过可议,亦有劳可准。
——清·张廷玉等·《《明史·汤开远传》》
元太宗八年,始造交钞……以贯计者,曰一贯文、二贯文。每二贯准白银一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谓程度相近,可以看作一类。
古文寓意:
两方比较,我们隋唐佛学时代,还有点“准科学的”精神不时发现。
——近代·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他们始终也是盐官儿,至少也是类似于官的“准官儿”。
——现代·瞿秋白·《《乱弹·乱弹(代序)》》
台儿庄胜利之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应是“准决战”。
——现代·毛泽东·《《论持久战》》
﹝过去的读书人﹞只读一些官家或准官家的史料。
——现代·郭沫若·《《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准确。
古文寓意:
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个卖卦先生,算得最准。
——明·吴承恩·《《西游记》》
那班妇女见老爷断的这等准,轰一声都围上来了。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
那三人却俱是空身,带了一个最准的向盘。
——清末·刘鹗·《《老残游记》》
我记不准老赵在这里的房间到底是几号。
——现代·茅盾·《《子夜》》
准许;允许。
古文寓意:
晦翁准了他状,提那大姓到官。
——明末·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我说要读书,你就不准,偏生她一说读书,你就帮她。
——现代·丁玲·《《母亲》》
太太准她来跟您请安就是老大的面子。
——现代·曹禺·《《雷雨》》
一定;肯定。
古文寓意:
心疑则致梦,何凶之有……主公再勿多言,来早准行。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这准是使猛了劲,岔了气了。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
冠先生每天必定刮脸,十天准理一次发,白头发有一根拔一根。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那有着玻璃窗的一家,是万无一失的,准是这埠头热闹集中的地方,某某茶馆了。
——现代·丁玲·《《小火轮上》》
准人。古代狱官。参见“準人”。
古文寓意:
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
——··《《书·立政》》
鼻子。
古文寓意: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承浆地阁要丰隆,准乃财星居正中。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俄罗斯人﹞面白微赪,高准,采鬓髯,红毡帽,油靴。
——清·魏源·《《圣武记》》
据以校定乐律(音高)的古乐器名。
古文寓意:
太史丞弘试十二律,其二中,其四不中,其六不知何律,宣遂罢。自此律家莫能为准施弦,候部莫知复见。熹平六年,东观召典律者太子舍人张光等问准意。光等不知,归阅旧藏,及得其器,形制如房(京房)书,犹不能定其弦缓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律历志上》》
汉元帝时,京房造准,中瑟而十二弦,隐开九尺,中央一弦,下有尽分寸六十律之节。
——宋·高承·《《事物纪原·乐舞声歌·准》》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准"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