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楮

kè chǔ
刻楮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刻楮,典故名,典出《韩非子》卷七〈喻老〉。“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象,指象牙。后因以“刻楮”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

含义解释

象,指象牙。后因以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
他每天都是埋头于书海之中,非常刻楮。
古文寓意:
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铅未至,刻楮非工。
——唐·黄滔·《《刑部郑郎中启》之一》
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宋·陆游·《《别曾学士》诗》
仍自为八句题其后云:……半生莫售穿杨技,十载曾加刻楮功。
——明·瞿佑·《《归田诗话·鼓吹续音》》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喻老》》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刻楮"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