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末
网友科普
“副末”与“正末”相对而得名,即副中末角,古又称“冲末”。传统昆剧演出整出戏,都由副末开场介绍剧情和主题。末的“始事”之“引”是最早出场,随后可以中止交由其他脚色演出,“引戏”之“引”则是进行性可持续的表演形态。南戏中,因为引戏取代了末尼的开场始事,又在开场之通过“冲场”交由生脚演出,也就自然可命名为“末”。
含义解释
宋杂剧、金院本的脚色。从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
在古代戏剧中,副末能够使得整出戏更加生动有趣。
古文寓意:
正如杂剧人,上名下韵不来,须勾副末接续尔。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嘉佑三年)》》
杂剧中……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浑,又或添一人装孤。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
——明·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
杂剧则情节较复杂,通常有五个角色,即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
——当代·朱瑞熙·《《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第十七章第二节》
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演出开场时向观众介绍剧情概要的角色,兼做杂差。
副末的存在为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提供了便利。
古文寓意:
第一出,副末开场。
——明·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
唱完三出头,副末执着戏单上来点戏。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副末"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