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围

shí wéi
十围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十围(shí wéi)是一个汉语词语,亦作“十韦”。十围约等于1米多,形容粗大。

含义解释

亦作“十韦”。形容粗大。按,围的长度,有一抱或径尺为围及一围等于三寸、五寸等说。
这棵古树树干十围,枝繁叶茂,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古文寓意: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
——南朝梁·萧统·《《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
是日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
——东汉·班固·《《汉书·成帝纪》》
庾子嵩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身长八尺余,腰带十围。
——宋·路振·《《九国志·吴志·张训》》
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伞高厌厌。
——清·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
谓兵力十倍于敌,则可围之。参见“十圍五攻”。后因以“十圍五攻”谓十倍于敌,可以合围;五倍于敌,可以攻战。
面对敌军,我方兵力达到十围之势,胜利在望。
古文寓意: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春秋末期·孙武·《《孙子·谋攻》》
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十围"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