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田
网友科普
占田制是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颁布的土地与赋税制度,旨在平衡政府税收与士族特权。该制度允许农民占垦荒地,规定男子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并按丁男五十亩、丁女二十亩的标准课税。同时确立官僚按品级占田,一品官占五十顷,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十顷,并可荫庇亲属及佃客。西晋初期因屯田制瓦解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户脱离农业生产。晋武帝灭吴后废止民屯,推行占田制并罢州郡兵归农。制度包含户调式税收标准,边郡农户可减免税额。占田数高于课田数,次丁男、女可减半或免征,鼓励垦荒。占田制下农民赋税负担较曹魏时期有所加重,但解除屯田的军事管制后,生产积极性提高,耕地面积得到扩大。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占田"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