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仪

sī yí
司仪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司仪的意思

1. 举行典礼或召开大会时主持仪式的人。

近义词:

主持

例句:

在万隆举行的文艺晚会上,司仪给苏加诺总统、刘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以及其他中国贵宾每人一个“杭格隆”。
他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司仪。

网友科普

司仪,也叫主持人——是将主题、嘉宾、程序及目的跟听众有机的联系起来的那个人。司仪就是古时候的主持人,《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司仪的解释是“举行典礼或召开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现在的司仪就是主持人。

含义解释

官名。《周礼·秋官》有司仪,负责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齐有司仪署,隋唐因之,属鸿胪寺,掌凶礼丧葬之事。宋以后不设。明代之司仪主管陈设引奏礼仪,清废。参阅《通典·职官八》、《明史·职官志三》。
皇帝令司仪管理这项工作。
古文寓意:
于是命司仪中将王满奴的尸体收殓了。
——近现代·许啸天·《《明代宫闱史》》
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这位司仪是我特地邀请来的。
古文寓意:
拿了通电宣言的底稿,到处奔走,邀约签名的有公朴,办印刷、分发的有公朴,主持《民主周刊》的有公朴,有些会场中当司仪的还是公朴。
——现代·吴晗·《《哭公朴》》
也指举行典礼或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
他负责本次大会的司仪工作。
古文寓意:
他代表工作队,按着主席团的布置,负责大会的司仪。
——当代·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九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司仪"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