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异

tóng yì
同异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古代战国 时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

含义解释

战国时名家惠施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为小同异;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此为大同异。
惠施提出的大同异是万物遵循的法则,是不变的,是真理。
古文寓意:
﹝惠施曰﹞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战国·庄周·《《庄子·天下》》
相同与不同。
双胞胎具有同异性。
古文寓意: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后有扬雄著《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
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同于己与不同于己。
万物与我皆同异。
古文寓意:
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宋·苏轼·《《谢苏自之惠酒》诗》
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谓差异,不同。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就是同异。
古文寓意:
尝侍宴,帝语山东及关中人,意有同异。行成曰:“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称善。
——北宋·宋祁等·《《新唐书·张行成传》》
盖晋史凡十八家,而唐人修书又出于二十一人之手,岂无同异耶?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三》
异议。亦指立异议。
帐中众将若无同异,即刻出发,攻取关隘。
古文寓意:
父滂 ,为汉司徒。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涣传》》
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致疑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
——唐·房玄龄等·《《晋书·王彬传》》
孝嗣文人不显同异,名位虽大,故得未及祸。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徐孝嗣传》》
引申指有异志,叛乱。
西凉马腾常有同异之心。
古文寓意:
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
——南朝·沈约·《《宋书·武帝纪下》》
时军旅之际,人情未安…… 张炽从绦衫左右三十余人,入千秋门,城内惊恐,疑有同异。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萧颖胄传》》
指异于己的观点、见解。
袁绍败就败在不接受谋士的同异。
古文寓意:
李宪等本章句家,见元感诋先儒同异,不怿,数沮诘其言。元感缘罅申释,竟不诎。
——北宋·宋祁等·《《新唐书·儒学传中·王元感》》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同异"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