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派
含义解释
明朝中晚期代表画派。明中期画坛以“吴门派”为首,晚期则推崇“松江派”。松江本属吴地,后人因合称两派为“吴派”。
明朝中晚期,吴派画坛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明四家”为代表,他们的画作不仅继承了元代文人画的传统,更在笔情墨趣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了当时画坛的主流。
古文寓意:
“吴派”是明代中后期活动于江、浙太湖沿岸的吴门画派和松江画派统称。
——当代··《《人民日报》1991.12》
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余萧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江藩等都属这一派。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而旁及史学和文学,以保守汉人学说为主。
在清代学术史上,吴派作为经学领域的重要派系之一,以惠栋为代表,他们注重训诂考据,严谨治学,对古代经典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整理与研究,为后世经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文寓意:
(清空派),以吴文英为代表的吴派(密丽派)。
——当代··《《人民日报》1988.05》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吴派"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