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

guó shī
国师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佛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称号。我国高僧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但更多的国师出自道家,如唐代国师杨筠松,是典型的道教徒,风水学泰斗,元朝国师丘处机等均出道教。一般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国师多出自道教,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有部分时期,国师从佛教中产生。

含义解释

国家的军队。
那支英勇的国师在灾难面前也毫不退缩,他们积极参与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古文寓意:
子殿国师,齐之辱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八年》》
王莽设置的职官。参见“四輔”。
国师在宗教仪式和典礼方面有着主导权,规范了许多相关的活动流程。
古文寓意:
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
——东汉·班固·《《汉书·刘歆传》》
太师的别称。
当国家面临重大决策时,国师会召集众多贤能之士共同商议,以提供最佳的方案。
古文寓意:
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典传》》
一国的师表。
这位哲学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智慧,成为了国师,引导着人们对世界和人生进行深入思考。
古文寓意:
观其雅量标举,尤善玄言,亦一代之国师矣。
——唐·姚思廉·《《陈书·周弘正袁宪传赞》》
指国子祭酒。
国师对古代经典著作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常常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深入浅出地解读经典。
古文寓意:
俄转国子祭酒。承祖俭及父暕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
——唐·姚思廉·《《梁书·王承传》》
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
这位僧人凭借其对佛教教义的独特见解和修行成果,赢得了帝王封赐的国师尊号,开启了新的弘法之旅。
古文寓意:
北齐有高僧法常……齐王崇为国师。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
嵩岳慧安国师……武后征至辇下,待以师礼。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安国师》》
为首两个最了得,一个是歙州僧人,名号宝光如来,俗姓邓,法名元觉……人皆称为国师。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四回》
元、明、清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西藏、内蒙等)的上层僧侣。
在内蒙,被敕封为国师的高僧以其智慧和慈悲,化解了当地不少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古文寓意: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尊为国师,授以玉印。
——明·宋濂等·《《元史·释老传·八思巴》》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国师"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