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
网友科普
国色,汉语词汇,拼音为guó sè,原指容貌冠绝一国的女子,后引申为形容极为出色的事物,尤以牡丹为代表。该词最早见于《公羊传·僖公十年》中“骊姬者,国色也”的记载,专指绝世美人,古籍中常与“天姿”“天香”并称以强化美感。唐代始被用于花卉领域,刘禹锡《赏牡丹》中“唯有牡丹真国色”确立了牡丹与“国色”的专属关联,李正封《牡丹诗》亦有“国色朝酣酒”的描绘。词义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延伸:先秦至汉魏侧重人物容貌,唐宋起借牡丹之美拓展至物象领域,清代秋瑾《白莲》诗中“国色由来夸素面”则延续了该词对花卉意象的拟人化表达。在汉语词汇体系中,“国色”与“国姝”“国艳”等词形成互文,共同构建起传统美学中的...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國色"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