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
大节的意思
大节的意思
2. 在危难之际表现出的节操和品德。
例句:
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坚守大节,不为权势所动,展现了崇高的品德和坚定的节操。
危难之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挺身而出,守护家国,这种大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网友科普
含义解释
基本的法纪;纲纪。
大节既是国家和社会秩序的保障,也是个人行为的指导原则。
古文寓意:
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为了民族的大节,英勇奋斗,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古文寓意:
临难不苟的节操。
面对生死考验,她毫不畏惧,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底线,彰显了大节和坚定的意志。
古文寓意:
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忠义》》
予在扬州时,刘初释褐,识其人,恂恂儒素,而大节如此,可敬亦可哀也。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富川》》
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
——现代·陈毅·《《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
高远宏大的志节、节概。
苏轼认为,能够洞察天下大事的人,必然具备大节,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古文寓意:
指品德操守的主要方面(对小节而言)。
在评价一个人的品德时,我们更注重其“大节”而非“小节”。大节代表了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和原则,是品德操守的基石。
古文寓意:
重要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节”通常指的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
古文寓意:
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七日假。
——宋·王楙·《《野客丛书·大节七日假》》
不意在刚刚庆祝建国十年大节后不多久,以五十岁的盛年,即因旧病骤发,终于忽尔逝世。
——现代·沈从文·《《新景与旧谊·悼靳以》》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大节"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