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

tài xué
太学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太学的意思

1. 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近义词:

国子监

反义词:

私塾

例句:

在古代,许多才子都渴望能够进入太学深造,以求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太学作为京城的最高学府,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学者和学生。

含义解释

国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立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西汉置太学之始。东汉太学大为发展,顺帝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质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人。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太学是中国古代设立的一种官方教育机构,其教学内容以经学为主。
古文寓意:
兴太学,修郊祀。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利无言年十七岁,在太学时称俊才。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科场贵善运善藏》》
贡入太学肄业。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太学"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