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本
含义解释
泛指上奏的文书。
古代官员向皇帝呈递的奏本内容繁多,涵盖了各种政务。
古文寓意:
希文答元昊书,录本奏呈。吕在中书自语曰:“岂有边帅与叛臣通书!”又云:“奏本如此,又不知真所与书中何所言也。”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吕申公不悦范希文》》
〔宋江〕只得写了申呈奏本,关会省院打发来的人伴,回京去了。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八回》
指明清时为私事上皇帝的文书。
古代官员常常向皇帝呈上奏本。
古文寓意:
今本章名色:为公事则曰题本;为他事则曰奏本。
——明·沈德符·《《野获编·京职·章奏异名》》
俗以章疏为本,不知始于何时,古未有此,今时章疏,有题本,有奏本。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
乾隆十三年谕,向来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
指告状。
他受了委屈,决定去官府奏本。
古文寓意:
李有红有点担心地道:“这老汉回去一定是到中队长面前奏本去了!”
——当代·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三回》
现在咱们带走她,正好叫他抓住辫子奏本。
——现当代·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奏本"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