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7
左右
MFCY

笔顺

岐的笔顺

书写要领


岐的意思

1. 岐山(Qí Shān),山名,又地名,在陕西。

例句:

岐山的美景令人陶醉,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走近岐山,仿佛穿越了时空,领略到千年文化的魅力与神韵。

岐的意思

2. 〈书〉同“歧”。

岐的意思

3. (Qí)姓。

含义解释

山名。详“岐山”。
古文寓意: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
——··《《书·禹贡》》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诗·大雅·緜》》
岐、梁、汧、雍。
——南朝梁·萧统·《《文选·张衡〈西京赋〉》》
即岐伯。参见“岐黄”、“岐伯”。
古文寓意:
雠校岐黄《内经》,重定鍼艾俞穴。
——宋·苏颂·《《〈政和证类本草图经〉序》》
惟是五谷菁华变幻,得水而凝,感风而化。供用岐黄者神其名,而坚固食羞者丹其色。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曲糵序》》
张君攻岐黄,高名走妇孺。
——清·钱谦益·《《送张老还溧阳》诗》
邑有某生者,精岐黄,而不以术行。三聘始至,疏方下药,病愈。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紫花和尚》》
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时有仙伯,出于岐山下,号岐伯,善说草木之药性味,为大医。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
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
——现代·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水名。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境。
古文寓意:
获周余珍,收藏于岐。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同“歧”。分支;分岔。
古文寓意:
鸾凤翔其巅,玄鹤巢其岐。
——汉·蔡邕·《《琴赋》》
临岐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唐·刘禹锡·《《发华州留别张侍御》诗》
即同入后巷追之,巷甚永,而一途无他岐。
——明·祝允明·《《前闻记·奸狱》》
高低不平。见“岐峻”、“岐嶇”。
古文寓意:
携负归仁,触冒险陜。高山岐峻,缘崖磻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
阴蒙避回,岐岖自列。
——南朝梁·萧统·《《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
旧称海南岛一少数民族。
古文寓意:
五指山中多生黎,小五指山中多生岐。岐,隋所谓㐌也。黎,汉所谓俚也。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
见“岐岐”。形容聪颖早慧。
古文寓意: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诗·大雅·生民》》
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嶷嶷然。
——唐·韩愈·《《原性》》
见“岐岐”。飞行貌。
古文寓意:
若行若飞,岐岐翾翾。
——汉·蔡邕·《《篆势》》
如鸟斯企,翾翾岐岐。
——南朝梁·萧统·《《文选·潘岳〈笙赋〉》》
见“岐岐”。翘起貌;挺立貌。
古文寓意:
拽龙舟,过天池,尾矫矫,角岐岐。
——宋·梅尧臣·《《观拽龙舟》诗》
维田有麦,载被其陇,既坚既实,岐岐总总。
——明·李东阳·《《瑞麦颂》》
同“歧”。分开;岔出。
古文寓意:
故牛岐蹏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原道训》》
其山上岐两峰。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游日记二》》
同“歧”。分歧,不一致。
古文寓意:
肥城、东平、峄、曹,皆言有先贤左邱明墓。方志多岐,何以核其实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左丘明墓考》》
泛指少数民族。参见“岐婆”。
古文寓意:
小番鬓边挑大蒜,岐婆头上带生葱。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见“岐嶷”。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古文寓意: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诗·大雅·生民》》
马客卿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
——东汉·班固、刘珍等·《《东观汉记·马客卿传》》
略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群书。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唐·李颀·《《送刘四》诗》
许彝千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清·王晫·《《今世说·赏誉》》
姓。晋代有岐盛。见《晋书·楚王玮传》。
古文寓意:
岐氏,周故都也,今凤翔岐山是也。太王居之,至文王始迁于丰,其支庶留岐,故为岐氏。又,古有岐伯,为黄帝师。望出安化赵郡,宋端拱登科有岐贲。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二》》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岐"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