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
山
11
上下
崇
MPFI
笔顺

书写要领
崇的意思
3. (Chóng)姓。
含义解释
亦作“崈”。
高度,从下向上的距离。
古文寓意:
尊崇;推重。
古文寓意:
助长;增高。
古文寓意:
重复。
古文寓意:
聚积;聚敛。参见“崇飲”。
古文寓意:
充满。参见“崇亂”、“崇期”、“崇酒”。
古文寓意:
乃大降罚,崇乱有夏。
——··《《书·多方》》
乌丸三种,崇乱二世……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上党兴祅,复提王旅;太原崇乱,兼领郡符。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
八达谓之崇期。
——··《》
主人坐,奠爵于序端,阼阶上北面再拜,崇酒。宾西阶上答拜。
——··《《仪礼·乡饮酒礼》》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
——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兴盛。参见“崇替”。
古文寓意:
笃未甚然其言也,故因为述大汉之崇,世据廱州之利,而今国家未暇之故,以晓客意。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
崇牙的省称。参见“崇牙”。
古文寓意:
孔子之丧,公西赤志焉。饰棺墙,置翣,设披,周也;设崇,殷也。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
古国名。又称有崇氏,相传为鲧的封国。在今河南嵩县。
古文寓意:
其在有虞,有崇伯鲧。
——春秋··《《国语·周语下》》
通“終”。终尽。参见“崇朝”。
古文寓意:
朝𬯀于西,崇朝而雨。
——··《《诗·鄘风·蝃蝀》》
或画一策而绾万金,或谈崇朝而锡瑞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
嗟乎!朝廷子入,期富贵於崇朝;林岭吾栖,学神仙而未毕。
——唐·陈子昂·《《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
崇朝驿骑驰千里,一夜捷书奏九重。
——元·耶律楚材·《《河中春游有感》诗》
崇朝霖雨欣方霁,公路断桥不可过。
——现代·郭沫若·《《井冈山巡礼》诗》
姓。宋有崇大年。见《宋史翼》卷十八。
古文寓意:
崇氏,商時侯国也,其地在今永兴鄠县东。崇侯虎不道,周文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二》》
高,高大。
古文寓意:
崇效天,卑法地。
——··《《易·系辞上》》
夫宫室不崇,器无彤镂,俭也。
——春秋··《《国语·周语下》》
西抚於石步墟,东极於司叛之尖山,皆崇峰联属。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
以致崇楼高阁,琼馆瑶台,皆为禽兽所栖。
——清··《《红楼梦》》
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岭之嵯峨。
——西晋·潘岳·《《西征赋》》
引申指崇高;高贵。参见“崇軌”、“崇厚”、“崇重”。
古文寓意:
祖司徒,考太尉,继迹宰司,咸有勋烈。公承家崇轨,受天醇素。
——汉·蔡邕·《《汉太尉杨公碑》》
将欲希企前贤,仿佛崇轨,譬犹丘坻之望华岱,恒星之系日月也。
——晋·潘尼·《《乘舆箴序》》
今车骑将军袁绍,托承先轨,爵任崇厚,而性本淫乱,情行浮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公孙瓒传》》
肃宗即位,以公主修敕慈爱,累世崇重,加号长公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传》》
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任。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以大王嗣守其国,爵命崇重,一如先大王。
——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
先生德位崇重,下交于奔走之吏,先生之道益光矣。
——清·恽敬·《《答俪笙尚书书》》
古国名。商的与国。为周文王所灭。在今陕西西安市沣水西。
古文寓意: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诗‧大雅‧文王有声》》
古国名。春秋时秦的与国。
古文寓意:
晋赵穿帅师侵崇。
——春秋··《《春秋‧宣公元年》》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崇"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