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祿

干祿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干禄(gān lù)是汉语词汇,原指古代官吏俸禄,后泛指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该词兼具制度概念与价值取向的双重内涵。其内涵随历史语境演变:南北朝时期指官员收取免役绢作为额外俸给的经济制度,《诗经》中亦含“求福”之义。核心语义“谋求官职”见于《论语·为政》等典籍,反映古代士人通过仕途获取物质待遇的文化特征。清代至近现代,词义延伸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如鲁迅以“干禄之色”讽刺功利心态。该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汉代王充《论衡》已用“干禄”表达对功名态度。南北朝制度记载于《资治通鉴》等史籍,明清文人如蒲松龄作品中仍沿用该词。字形构成“干(追求)+禄(俸禄)”直观体现语义本源,相关词汇“干泽”“禽犊”等亦佐证...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干祿"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