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籴

píng dí
平籴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平籴的意思

1. 旧时指官府在丰年用平价买进粮食,以待荒年卖出。

例句:

在古代,政府常常通过平籴来稳定市场,防止饥荒的发生。
平籴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序开展平籴,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粮食的收购和储存工作。

网友科普

旧时指官府在丰收时用平价买进谷物,以待荒年卖出。现指慈善机构低息或无息借款,以便救济。港澳地区仍然使用这个词。

含义解释

官府在丰年收购食粮储存,备荒年发售,以稳定物价的措施。平价购进称平籴;平价出售称平粜。
在丰收年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平籴措施,以稳定粮价并储备足够的粮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饥荒。
古文寓意:
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熟)。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盖管氏之轻重,李悝之平籴,耿寿昌之常平者,可谓不涸之仓,不竭之府也。
——唐·白居易·《《辨水旱之灾明存救之术策》》
籴之说,则昉于齐桓公魏文侯之平籴,后世因之,曰常平,曰义仓,曰和籴,皆以平籴借口者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
七年,江南大稔,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籴备振贷。
——清·张廷玉等·《《明史·周忱传》》
泛指以平价出售。
政府通过实施平籴制度,成功地调节了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稳定了粮价,保障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古文寓意:
在这个时候,行政院当批准沪商之请求,供给英金二万镑,向西贡订购洋米二万二千五百石,运沪办理平籴。
——现代·佚名·《《新华日报》1939.12.17》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平籴"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