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派
网友科普
征派(拼音:zhēng pài)是汉语词汇,繁体写作"徵派",核心含义为"收税派捐",特指古代官府以强制手段向民众征收赋税或摊派劳役的行为。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元代法典《元典章新集·刑部·追理》中"徵索钱物"的表述,明代《葛守礼传》记载其被用于描述赋税不均引发的社会问题。构词上,"征"取征税义,"派"指分配摊派,二字组合凸显强制性与系统性特征。文献显示该行为在唐、元、明、清各代皆有实施,往往导致"州县力匱,盗正帑应徵索"的恶性循环。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征派"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