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牙
含义解释
亦称“押衙”。唐宋官名。管领仪仗侍卫。牙,后讹变为“衙”。
李将军身为宫廷押牙,每日不辞辛劳地管领着皇帝的仪仗队伍,其严谨与忠诚,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
古文寓意:
只见外面一个人,约莫半老年纪,头带软翅纱帽,身穿紫袴衫,挺带皂靴,好似押牙官模样,踱进店来。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
魏博特置骁锐可倚仗者,使为护卫,名为牙兵。而典总此兵者其结衔名为押衙。
——宋·程大昌·《《演繁露·旗鼓》》
既离泗口,彦曾令押牙田厚简慰谕,又令都虞候元密伏兵任山馆。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外国传二·吐蕃》》
既离泗口,彦曾令押牙田厚简慰谕,又令都虞候元密伏兵任山馆。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崔慎由传》》
武职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职名,非押其衙府也,盖押牙旗者。
——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
金代亦为天子仪仗侍卫头目。
赵统领身为金代天子仪仗侍卫的押牙,他不仅武艺高强,更以其严明的纪律和忠诚的态度,确保了每一次皇家出行的顺利进行,深受天子信赖。
古文寓意:
天眷法驾人数……押纛二人,押衙四人。
——元·脱脱等·《《金史·仪卫志上》》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押牙"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