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其善者而从之
网友科普
“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出自《论语·述而》的汉语成语,原句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该句由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主张通过观察他人言行,选择优点效仿并反思不足,倡导开放的学习态度与自省意识。其结构为偏正式,可作谓语、定语、宾语,属中性词汇,近义词包括“择善而从”等。孔子曾向郯子、苌子学习礼乐,提出“吾不如老农”等谦逊理念,子贡称其“学无常师”。后世孟子、荀子发展为“反求诸己”的修身方法,朱熹概括为“无一时不学”的教育原则。该成语在历代被广泛应用,如《三国演义》引用其指导处事,毛泽东在《1957年夏季的形势》中以“其不善者批判之”赋予批判性内涵。欧阳修修改《醉翁亭记》、林则...
相关文章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择其善者而从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