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
手
10
上下
拳
UDRJ
笔顺

书写要领
上两横宜短,撇捺开张。“手”横向笔画均匀,竖钩端正。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拳的意思
1. (~头)屈指卷握起来的手。
例句:
王警官赤手空拳就制服了歹徒,真是了不起。
他紧握拳头,下定决心要克服眼前的困难。
拳的意思
2. 拳术,一种徒手的武术。
例句:
每天早上,他都会到公园的空地上打拳,锻炼身体。
他在公园里练习拳术,动作矫健有力,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拳的意思
3. 拳曲。
例句:
在寒冷的冬夜里,他拳着腿坐在火炉旁,享受着难得的温暖。
小猫拳着身子,在窗台上安静地打着盹,看上去十分惬意。
拳的意思
4. 〈书〉力气。
例句:
他在面对挑战时总是显得无拳无勇,缺乏必要的决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
那个平时看似强壮的男子,在关键时刻却表现得无拳无勇,让人大失所望。
含义解释
亦作“搼”。
手;卷手。
古文寓意:
拳,手也。
——东汉·许慎·《《说文·手部》》
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赞能》》
空拳入场屋,拭目看京师。
——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
拳头。
古文寓意:
指鸟兽的趾爪。
古文寓意:
搏击;拳击。
古文寓意:
俊鹘无由拳狡兔,金雕不得擒魅狐。
——唐·元稹·《《有鸟》诗》
﹝邓弼﹞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扑地。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上》》
黄拳之臂断,搜橐而归孝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将军》》
力气;勇力。
古文寓意:
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诗·小雅·巧言》》
卓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三年》》
拳术。一种徒手的武术。
古文寓意:
元子干攘臂击之,谓腾曰:“语尔高王,元家儿拳正如此。”
——唐·李百药·《《北齐书·神武帝纪下》》
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
这日又是两下酣战,都脱了鍪甲,去了兵器,下马较起拳来。
——清·魏秀仁·《《花月痕》》
卷曲;弯曲。
古文寓意:
楅髹横而拳之。
——··《《仪礼·乡射礼》》
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钩弋赵唼妤》》
君不见太宗战马拳腹毛,身骑此马缚群豪。
——宋·张耒·《《萧朝散惠石本韩干马图马亡后足》诗》
若遇着硬去处,略略触他触儿,不觉就拳成一块了。
——明末清初··《《醒世姻缘传》》
见“拳母”。谓少小即生儿为母。
古文寓意:
有孤女,方六七岁……未几,生男。母叹曰:“不图拳母,竟生锥儿!”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真定女》》
量词。用于以拳击人的动作。
古文寓意:
通“弮”。弩弓。
古文寓意:
沫血饮泣,更张空拳。
——南朝梁·萧统·《《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拳"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