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

yǎn ěr
掩耳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掩耳,汉语词汇。读作:yǎn ěr。释义:为汉语中动宾词组,义为捂上耳朵,较早见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可申主为不闻不问。

含义解释

捂住耳朵不听。
他面对自己的错误,选择掩耳,不愿意正视和改正。
古文寓意:
一日游西湖,望建业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刘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
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
——唐·韩愈·《《寄卢仝》诗》
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汉·荀悦·《《汉纪·昭帝纪》》
荀跞掩耳而走。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指不闻不问。
他对别人善意的提醒总是掩耳,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古文寓意:
折腰怜傲吏,掩耳作家翁。
——清·唐孙华·《《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
御寒护耳的用品。
冬天外出时,他总会记得带上那副毛茸茸的掩耳。
古文寓意:
释策牛人罨耳……寅亥时为通气,故揭一边。子丑时芒神全戴掩耳,为严凝时全掩也。
——元··《《元典章·礼部五·春牛经式》》
“掩耳盜钟”的略语。参见“掩耳盜鐘”。
他以为掩耳就能掩盖自己的错误,殊不知这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古文寓意:
当此而言恢复,不但寸土难图,将见故疆日失。掩耳之讥,其何免之?
——明·史可法·《《请进取疏》》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掩耳"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