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起八代之衰

文起八代之衰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文起八代之衰”是苏轼于元祐七年(1092年)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指其扭转东汉至隋骈文浮华颓靡之风的历史功绩。该表述中“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亦可虚指长时段;“衰”特指骈文追求对偶声律、讲究用典与辞藻华丽的形式弊端,导致“道丧文弊”的创作困境。韩愈与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主张以散体文取代骈文,提出“文以载道”“词必己出”等理论,强调文学须承载儒家思想并创新表达形式。其散文涵盖论说、叙事、抒情等体裁,代表作包括《师说》《祭十二郎文》等,语言兼具气势恢宏与平实晓畅。古文运动使六朝骈丽文风得以改善,为古文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其“不平则鸣”“务去陈言”等主张成为核心创作...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文起八代之衰"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