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开之警

晏开之警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晏开之警(拼音:yàn kāi zhī jǐng),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耿国传》,形容时世不安宁。其本义指因突发警情延迟开门,后引申为时局动荡的象征。该成语核心含义为“晏,晚也。有警急则门开得晚也”,强调外界威胁导致社会秩序紧张的状态。李贤注解《后汉书》时明确“晏”即“晚”,有寇警则开门时间推迟,故称“晏开之警”。东汉光武帝时期,耿国提议接纳匈奴为藩属,抵御鲜卑、匈奴等部族,以实现“塞下无晏开之警”的边疆稳定。这一策略被光武帝采纳,成为当时重要的边防政策依据。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晏开之警"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