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正

cháo zhèng
朝正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古代岁首,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
新春伊始,朝正之日,天子率百官于宗庙之中,行祭天祀祖之礼,祈愿国运昌盛,百姓安康,以此开启新的一年。
古文寓意:
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春秋·文公六年》》
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汉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
每年岁首元旦,四方诸侯与百官齐聚京城,共赴朝正之礼。
古文寓意:
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见如今太平战争尽皆宁,千邦万国来朝正。
——元·郑光祖·《《老君堂》第四折》
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诗》
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唐·杜甫·《《元日寄韦氏妹》诗》
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朝正"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