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
楷书的意思
含义解释
汉字书体之一种。又称正书、真书、正楷。由隶书演变而成。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唐以前,楷书亦兼指八分书与隶书。
老师要求我们每天至少练习半小时楷书,以提高书法水平。
古文寓意:
素屏有楷书,墨色如新乾。
——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虞伯生〕两目由是丧明,不复能楷书。
——明·瞿佑·《《归田诗话·虞伯生草诏》》
今人言楷书,皆知其义为楷法。
——近代·章炳麟·《《新方言·释言》》
指楷书吏。
在古代,楷书吏是专门负责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他们的工作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古文寓意:
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录净而已。
——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二》》
唐秘书省吏凡六十七人,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
——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一》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楷书"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