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节
网友科普
《传统国学典藏:宋词三百首》,属于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被称为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它始于唐代,定型于五代,在宋朝时兴盛一时,成为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在传统区分中,宋词往往被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等风格,每个派别都有其代表词人,并有经典传世作品。
含义解释
古代将帅凭以专制军事的符节。
将军手持武节,号令三军。
古文寓意:
朕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朕当亲执武节,临御诸军。
——唐·李延寿·《《北史·隋纪下·炀帝》》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隋·隋炀帝·《《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
武德。使用武力应遵循的道义准则。
真正的武者应遵循武节,不可滥用武力。
古文寓意:
文德既昭,武节是宣。
——南朝梁·萧统·《《文选·张衡〈东京赋〉》》
英才天纵,武节霆驰。
——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
及武节既衰,驰骋者至于绝膑,犹弗能企。
——近现代·章炳麟·《《辨诗》》
勇武之气节;尚武的精神。
他身上充满了武节,令人钦佩。
古文寓意:
忠规武节未有如此其著者也。
——晋·陆机·《《辩亡论上》》
平凉、朔方……地接边荒,多尚武节,亦习俗然焉。
——唐·魏徵等·《《隋书·地理志上》》
齐之立国能强,由其民习於武节。
——清·方苞·《《读〈齐风〉》》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武节"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