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
厂
16
左上包围
DTTH
笔顺

书写要领
含义解释
亦作“厤”。亦作“歴”。
经历;经过。指时间上的。
古文寓意:
经历;经过。指空间上的。
古文寓意:
行;游历。
古文寓意:
越过。参见“歷位”。
古文寓意:
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
——战国··《《孟子·离娄下》》
夫人之情有六机:抒其所欲则喜,不抒其所能则怨;以自伐历之则恶,以谦损下之则悦。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八观》》
万卷似无书,三山如历块。
——前蜀·贯休·《《上孙使君》诗》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
遭逢;经受。
古文寓意:
依照次序。
古文寓意:
谓先后担任各种官职。
古文寓意:
指担任。
古文寓意:
多;曾经多次。
古文寓意:
尽;遍。
古文寓意: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
——··《《书·盘庚下》》
於是相与结侣,携手俱游,求贤索友,历于西州。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
﹝宋沇﹞问寺主僧曰:“上人塔上铎皆知所自乎?”曰:“不能知之。”曰:“某闻有一是近制,某请一人循铃索历扣以辨之,可乎?”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
填词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词曲擅长,遂能不泯其国事者,请历言之。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就是庄生自己,不也在《天下篇》里,历举了别人的缺失,以他的“无是非”轻了一切“有所是非”的言行吗?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人相轻”》》
审视;察看。参见“歷時”。
古文寓意:
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
——汉·班彪·《《王命论》》
引申为扰乱,触犯。
古文寓意:
将俨然作矜庄之色,深言直谏,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于邪主之心,历于衰世之法。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立历天之旗,曳捎星之旃。
——南朝梁·萧统·《《文选·扬雄〈羽猎赋〉》》
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炼。
古文寓意:
乃造灵庙,以休厥神。於是好道之俦,自远来集,或弦歌以咏太一,或谈思以历丹田。
——汉·蔡邕·《《王子乔碑》》
“手歷”或“歷頭”的省称。宋代的一种赋税凭证。参见“歷頭”。
古文寓意:
先是元鼎印给手历,遍给亭户,令赍历就称下支钱,至是复令浙东行之。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
同“曆”。历法。
古文寓意:
同“曆”。指记载年月日节气的书册。参见“歷法”。
古文寓意:
如:日历;天文历。参见“歷法”。
——··《》
同“曆”。历数,气数。参见“歷數”。
古文寓意:
陶唐既谢,天历在虞。
——晋·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靂”的古字。
古文寓意:
通“櫪”。拶指。古代刑罚。参见“歷指”。
古文寓意:
通“櫪”。马厩。
古文寓意: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歷"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