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吏

jīn lì
津吏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津吏”作为正式官称,始于春秋时期。《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椒丘沂)过淮津,欲饮马于津;津吏曰:水中有神。”后见于唐代。《新唐书·百官四下》末尾小字注:“永徽中,废津尉,上关置津吏八人。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中关置津吏六人,下关四人,无津者不置。”

含义解释

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役都与河流渡口有关,而津吏们则在这些关键时刻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古文寓意:
〔椒丘䜣〕过淮津,欲饮马于津;津吏曰:“水中有神。”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蔡自到官,即戒津吏门卒:凡士大夫往来,无问官高卑,必飞报,虽布衣亦然。
——宋·洪迈·《《容斋三笔·李元亮诗启》》
琵琶亭畔雨如丝,津吏拦江一缆维。
——清·赵翼·《《守风遣闷》诗》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津吏"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