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夏堂
网友科普
清夏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圆明园遗址公园绮春园西部,原为嘉庆时期建造的清夏斋,后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改建为前后殿布局的建筑群,属圆明园东路工程核心修缮对象。该建筑在同治年间由慈禧太后授意重修,样式雷家族第六代传人雷思起、雷廷昌主持设计,采用工字形平面布局,现存样式雷图档中保留其建筑与装修图样。建筑群占地面积约十亩,包含亭台游廊等附属设施,与周边湖山景观形成园中之园格局。同治十三年五月被列为重点修缮殿宇,但因工程耗资巨大被迫停工。1873年遗址保护性拆除时清除其残毁台基。现作为圆明园遗址组成部分,其建筑格局演变过程在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中有完整记录。
相关诗词
桂隐纪咏·清夏堂
夜月三杯色,晴荷十亩香。若教兴世念,不甚觉风凉。
清夏堂
去岁临池未盖堂,暑天来看已多凉。穿花鹭立青为繖,放櫂人眠锦作床。今夏好风帘影动,良宵閒坐月华香。低头笑向阑干说,有汝诗中味更长。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清夏堂"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