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12
上下
GGCB

笔顺

琶的笔顺

书写要领


琶的意思

1. 见“琵琶”。弦乐器,用木料制成,有四根弦,下部为瓜子形的盘,上部为长柄,柄端弯曲。弹拨发声。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例句:

由筝、琶、箫、笛合奏出的昆腔旋律,有如行云流水一般,舒缓悠扬地飘散开来。
当两位客人踏入筝琶箫鼓之声大作的花厅时,映入眼帘的果然是一幅闹哄哄的狂欢景象。

含义解释

见“琵琶”。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一说,我国秦末,百姓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琵琶即始于此。(见晋傅玄《〈琵琶赋〉序》。)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唐宋以来经不断改进,柱位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器。
古文寓意: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唐·白居易·《《琵琶行》》
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
——唐·房玄龄等·《《晋书·阮咸传》》
若得琵琶横背上,昭君不道而今有后身。
——明·西子湖伏雌教主·《《醋葫芦》》
见“琵琶”。指弹奏琵琶的指法。
古文寓意:
﹝王蝺﹞又见康昆仑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
——宋·王谠·《《唐语林·识鉴》》
怎的推手向外为琵,合手向内为琶,怎的为挑,为弄,为勾,为拨:--指使的他按谱征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
见“琵琶”。鱼名。
古文寓意:
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跃龙腾蛇,鲛鲻琵琶。
——南朝梁·萧统·《《文选·左思〈吴都赋〉》》
海鱼千岁为剑鱼,一名琵琶,形似琵琶而善鸣,因以名焉。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明代的一种酷刑。
古文寓意:
直即捕晔、玙考讯,三琶之。琶者,锦衣酷刑也。骨节皆寸解,绝而复苏。
——清·张廷玉等·《《明史·宦官传一·汪直》》
拖番柳秀才和俺姑娘,行了杖,棚琶拶压,不怕不招。
——明·汤显祖·《《牡丹亭·仆侦》》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琶"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