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禊

fú xì
祓禊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惡之祭”。或濯于水滨(薛君《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杜笃《祓禊赋》)。三国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魏以后但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刘桢《鲁都赋》)。
春天到来时,村民们会举行祓禊仪式,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古老的祓禊仪式在现代社会依然被一些人保留,他们相信这能够净化心灵,驱除厄运。
古文寓意:
珂佩晨闲,文章秋横,祓禊西山雨。
——清·龚自珍·《《百字令》词》
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嬉。
——汉·刘桢·《《鲁都赋》》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礼仪志上》》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唐·张志和·《《上巳日忆江南禊事》诗》
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酒赋诗。
——元·脱脱等·《《辽史·王鼎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祓禊"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