糴米

糴米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籴米(拼音dí mǐ)是汉语中表示购买稻米的词语,与“粜米”(卖米)构成经济活动中的相对概念。该词在语义上与“籴谷”“籴粮”等同义词可替换使用,特指从市场或他人处购入稻米的日常经济行为。其内涵包含两种语境:在通用汉语中泛指购买各类粮食作物;在赣南客家方言中专指购买米的特定表达方式,与“称盐”(买盐)、“舀油”(买油)等同类短语形成地域性用法。该词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的记载,元代杂剧《陈州粜米》及清代《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均沿用此用法,反映了古代社会粮食流通的常见表达方式。

相关文章

米无糴处

...。妻子号饥,米无糴处。珍重活衲僧福德聚,衲被蒙头无思无虑。九旬禁足,钝鸟栖芦。三月巡居,蛰虫坏户。翻转铁面皮,嫌佛不肯做。

良人糴米出

...,病妇织芒屦。 良人糴米出,烟江未明度。 妻儿久待归,颈伫想回路。 今年迁避早,寒衣不曾具。 薄业何能问,苟且遣朝暮。 此地多遗基,向也盛生聚。 关洛几时清,徒激冲冠怒。 客子重吁嗟,半世多窘步。 无位进瞽言,慨此岁月误。 有地不可耕,有天

典书糴米奉慈颜

日晏炊烟冷屋山,典书糴米奉慈颜。 祗今童稚便安养,一饱谁知有许艰。

小市饥氓争糴米

...。 小市饥氓争糴米,青州太守可能知。

县官糴米三万斛

...。 县官糴米三万斛,度僧给牒能商量。 我闻此语汗生面,千闻岂如目一见。 吾君神圣坐九重,轻易献言谁复辨。 却忆吴中初夏时,畚锸去决湖田围。 鸡惊上篱犬上屋,水至不得携妻儿。 无田赴水均一死,善政养民那得尔。 寄言父老且深耕,为汝

著冠来糴太他米

...。 著冠来糴太他米,捩柁故转长淮舟。 莫问铜钱恰三百,浇肠一斗与君谋。

作息糴米输苗仓

...,作息糴米输苗仓。 更有一言牢记取,断不许人言灾荒。

今年官场有糴米

...。今年官场有糴米,卖米是钱固其理。力排众议改旧法,闻说郎中人姓李。小民无力酬天公,但愿谷米年年丰。年年与官足兵食,三军饱食眠秋风。郎中归坐天子侧,更与小民说休戚。莫使明年开糴,老翁还作前年泣。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糴米"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