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ng
繩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19
左右
XMGV

笔顺

繩的笔顺

书写要领


含义解释

亦作“縄”。
绳子。
古文寓意: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
——··《《易·系辞下》》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
——宋·孙光宪·《《竹枝词》》
木工用以测定直线的墨线。
古文寓意:
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书·说命上》》
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
——战国··《《荀子·劝学》》
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其道如底,以见准之正,绳之直,左旋见规,右折见矩。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
直;正。
古文寓意:
不可以枉绳,失邻家之交。
——先秦··《《逸周书·武纪》》
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离俗》》
准则;法度。
古文寓意:
王道有绳。
——战国·商鞅等·《《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孤愤》》
执绳而制四方。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司空典致物图,考度以绳。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
衡量。
古文寓意:
以绳德厚。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
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何不观于欧美诸洲,而一绳其得失也。
——清·谭嗣同·《《仁学》》
纠正;弹劾。
古文寓意:
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书·冏命》》
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
——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
——东汉·班固·《《汉书·匡衡张禹等传赞》》
引申为制裁。
古文寓意:
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凉州刺史石士基、行台元洪超并赃货被绳。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张普惠传》》
若有不孝不悌乱常败俗皆纠而绳之。
——元··《《元典章·礼部三·葬礼》》
强者可执其法以绳人,弱者必不免隐忍受屈也。
——近代·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
约束。
古文寓意:
若乃肆情於身,而绳欲於众;行诈於官,而矜实於民。
——汉·荀悦·《《申鉴·政体》》
人生本不劳,苦被外物绳。
——宋·司马光·《《夜坐》诗》
既不能以纪律自绳,自亦不能以纪律绳人。
——近代·孙中山·《《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捆缚。
古文寓意:
绳之,谓之缩之也。
——··《《尔雅·释器》》
又寸断五色丝,横著线股间绳之,以象莙草,用以饰物,即名为莙。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因取筋数百条绳而驾之,曰:“我梯取此月娥。”
——明·陈继儒·《《珍珠船》》
称誉。
古文寓意:
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四年》》
乃维有奉狂夫,是阳是绳,是以为上,是授司事于正长。
——先秦··《《逸周书·皇门》》
周公旦乃作诗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绳文王之德。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古乐》》
﹝二仰山人﹞平章花月,眼界颇高,独屡绳观凤之美於倚玉生。
——清·王韬·《《淞滨琐话·画船纪艳》》
继承。
古文寓意: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诗·大雅·下武》》
恭惟老师,功存社稷,泽洽黎元,诞发祥于文孙,早克绳乎祖武。
——明·张居正·《《答陈节推书》》
盖今所成就,无一不绳前时之遗迹,则文明必日有其迁流。
——现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古代称深衣后幅居中的衣缝。
古文寓意:
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
——西汉·戴圣·《《礼记·深衣》》
水名。即今金沙江。参阅《汉书·地理志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
古文寓意:
遂久,绳水出徼外,东至僰道入江。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上》》
清代旗田的计量单位。
古文寓意:
本朝旗田,初以六亩为一晌,四十二亩为一绳,园地百八十亩为一所。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记田名数》》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繩"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