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靡
网友科普
宋 王禹偁 《记马》:“圉人复曰:‘以是驹配是母,幸而骝,其骏必倍;不幸而骒,又获其种,明年将胥靡之,不可失也。’”原注:“胥靡,腐刑也,俚言改马也。”按,《庄子·庚桑楚》 陆德明 释文引 崔撰 曰:“胥靡,腐刑也。”《史记·儒林列传》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胥靡,腐刑。” 王禹偁 此文用其义。战国时代对一种家内男性奴隶的称谓,因被用绳索连着强制劳动,故名。来源于刑徒,主要从事筑城等土木工程。与汉代的“城旦”相同。《墨子.天志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大夫以为仆、圉、胥靡。”《韩非子.六反》:“刑盗,非治所刑也。治所刑也者,是治胥靡也。”《战国策.宋卫策》:“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白金,不与。乃请以左氏。”《汉书.楚元王传》:“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颜师古注:“联系使相随而服役之,故谓之胥靡,犹今之役囚徒以锁联缀耳。
含义解释
特指腐刑。
在古代,那些触犯了律法的人常常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中胥靡就是最为残酷的一种。
古文寓意:
圉人复曰:“以是驹配是母,幸而骝,其骏必倍;不幸而骒,又获其种,明年将胥靡之,不可失也。”
——宋·王禹称·《《记马》》
空无所有。
这件古董虽然外表胥靡,但内在的价值却不容忽视,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那片曾经繁华的街区如今已是胥靡破败,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
古文寓意:
盖胥靡为宰,寂寞为尸。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下》》
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岂不贫而富矣哉!
——战国末期·荀子·《《荀子·儒效》》
古代服劳役的奴隶或刑徒;亦为刑罚名。
这些胥靡在严苛的监管下,日夜不停地劳作,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希望和乐趣。
古文寓意:
胥靡登高而不惧,遗死生也。
——战国时期·庄子·《《庄子·庚桑楚》》
王戊稍淫暴……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然则垢面而眵眦,操耒而胥靡者,尚未可轻辱而易视也。
——宋·司马光·《《送李揆之序》》
民之格者则劲拔(杀)之,不格者则系操(累)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
——战国时期·墨子·《《墨子·天志下》》
脱骖深愧胥靡赎,裂帛谁怜属国还。
——清·吴兆骞·《《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诗》
傅说,殷之胥靡也。
——战国末年·吕不韦等·《《吕氏春秋·求人》》
孔融曰:“祢衡罪同胥靡,不能发明王之梦。”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胥靡"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