腪肫

hún tun
腪肫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同“餛飩”。
古文寓意:
〔四年春正月〕二日辛未,小雨……作未酉亥𣍯肫。
——宋·黄庭坚·《《宜州乙酉家乘》》
按此当是杂羊肉、鸡肉、猪肉为之,故以未酉亥为名。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未酉亥𣍯肫》》
一种面食。用薄面片包馅做成。
在北方的小镇上,每到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动手制作一种特别的面食——腪肫。
古文寓意:
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瀹茗。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
水谷痢、小儿疳痢,〔樗白皮〕并水和作馄饨煮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痢》》
郑屠道:“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
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冬至》》
皮皮,你们要是遇见了馄饨担子,就叫他挑到我这儿来,我要吃馄饨。
——现当代·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第二章》
指馒头。
在乡村的早晨,家家户户的炊烟中飘散着腪肫的香气。
古文寓意:
饼,面糍也。《方言》谓之馄饨,又谓之𫗠。然馄饨即今馒头耳,非饼也。京师谓之馍馍。
——明·谢肇浙·《《五杂俎·物部三》》
用来渡水的浮囊。
在古代,探险家们常常会利用腪肫来渡过湍急的河流。
古文寓意:
馄饨,即《元史》所载革囊也。不去毛而趸剥羖皮,扎三足,一足嘘气其中,令饱胀,扎之,骑以渡水,本蒙古渡水之法,曰皮馄饨。
——清·余庆远·《《维西见闻记》》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腪肫"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