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胙

zhì zuò
致胙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古时天子祭祀后,将祭肉赏赐诸侯,以示礼遇。
在古代的祭祀典礼上,天子常常致胙于诸侯,以示皇恩浩荡,天下一统。
古文寓意:
葵丘之会,天子使宰孔致胙于桓公,曰:“余一人之命,有事于文武,使孔致胙。”
——春秋··《《国语·齐语》》
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奉汉帝为山阳公……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参见“致福”。
臣子们在完成祭祀仪式后,会恭敬地将祭肉致胙于国君,表达他们对君王的忠诚与敬意。
古文寓意:
尝、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
——春秋··《《国语·鲁语上》》
凡祭祀之致福者
——战国··《《周礼·天官·膳夫》》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致胙"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