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蘩
含义解释
蘋和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在古代宗庙祭祀中,苹蘩作为重要的祭品,象征着对祖先的崇敬与缅怀之情。
古文寓意:
苹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
杂以蕴藻,糅以苹蘩。
——晋·左思·《《蜀都赋》》
《诗·召南》有《采蘋》及《采蘩》篇。后以“蘋蘩”借指能遵祭祀之仪或妇职等。
她以苹蘩之德著称,不仅在家中勤勉持家,更能在祭祀大典上遵仪行事,深受邻里尊敬。
古文寓意:
泛指祭品。
在古老的祭祀仪式上,苹蘩作为重要的祭品被供奉在神坛之上,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古文寓意:
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苹蘩。
——唐·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诗之二》
葬之乃祖侧,岁时荐苹蘩。
——清·方文·《《宋遗民咏·方韶卿凤》》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苹蘩"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