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
艹
11
上下
蕭
AVIJ
笔顺

书写要领
“艹”稍小,中横要长,中部横画均匀,竖画正直。下部宽度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萧的意思
2. (Xiāo)姓。
含义解释
亦作“肅”。
萧条冷落;凄凉。
古文寓意:
稀疏。
古文寓意:
愁万种,醉乡中两鬓萧。
——明末·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见“蕭森”。草木茂密貌。
古文寓意:
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北魏·杨袨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
密叶萧森翠幕纡,暂来犹恨不长居。
——宋·司马光·《《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明·何景明·《《怀化驿芭蕉》诗》
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现代·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通“肅”。参见“蕭牆”,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亦指垣墙。
古文寓意:
古国名。春秋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后仍为宋邑。
姓。
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古文寓意: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王风·采葛》》
僧真梦蒿艾生满江,惊而白之。太祖曰:“诗人采萧,萧即艾也。萧生断流,卿勿广言。”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幸臣传·纪僧真》》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
——唐·韩愈·《《秋怀诗》》
见“蕭森”。草木凋零衰败貌。
古文寓意:
江城何寂历,秋树亦萧森。
——唐·张九龄·《《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
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宋·陆游·《《秋思绝句》》
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明·何景明·《《九日黔国后园》诗》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现代·鲁迅·《《无题》诗》
见“蕭森”。阴森。
古文寓意: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唐·杜甫·《《秋兴》诗》
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清末民初·宁调元·《《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
巫山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现代·徐迟·《《入峡记》》
见“萧然”。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
古文寓意:
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
——唐·元稹·《《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
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清·张廷玉等·《《明史·宦官传二·陈增》》
见“萧然”。空寂;萧条。
古文寓意:
见“萧然”。稀疏;虚空。
古文寓意:
鬓发萧然,奔走未已,可叹也!
——宋·叶适·《《题〈林秀文集〉》》
双亲弃世十八年,囊箧尽萧然。
——明·杨柔胜·《《玉环记·皋谒延赏》》
州尝被贼,居民萧然。
——清·张廷玉等·《《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
见“萧然”。简陋。
古文寓意:
见“萧然”。萧洒;悠闲。
古文寓意:
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
秋水清无底,萧然净客心。
——唐·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
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
——宋·苏轼·《《游惠山》诗序》
他同好友葛寰中谈起这事,好像天大祸事,就要临头一样,比起前数月,萧然而论北京事情的态度,真不同!
——现代·李劼人·《《死水微澜》》
通“肅”。参见“蕭牆”,借指内部。
古文寓意: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萧"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