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袴
网友科普
襦袴,拼音rú kù,注音ㄖㄨˊ ㄎㄨˋ,详细释义短衣与裤。亦泛指衣服。
含义解释
短衣与裤。亦泛指衣服。
战乱时期,人们的襦袴大多破旧不堪。
古文寓意: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袴。
——西汉·戴圣·《《礼记·内则》》
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
——战国末期·吕不韦·《《吕氏春秋·离谓》》
德基少游学都下,积年不归,衣资罄乏,又耻服故弊,盛冬止衣袷襦袴。
——唐·李延寿·《《南史·儒林传·贺德基》》
箧中无襦袴,堂上鸣笙竽。
——清·唐孙华·《《大雨叹》诗之二》
见“襦袴歌”。东汉廉范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后遂用“襦袴歌”作为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
这位领导的一系列举措,让百姓们自发地唱起了襦袴歌,表达对他的感激与赞扬。
古文寓意:
不乏循良之称,亟彰持重之名。继成襦袴之歌,显著山河之誓。
——唐·张玄晏·《《授李思敬武军李继颜保大军节度使制》》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
——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
襦袴嗟来暮,簪绅惜外迁。
——北宋·司马光·《《送峡州陈廉秘丞》诗之二》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襦袴"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