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

西郊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西郊》是唐代诗人杜甫于上元元年(761年)冬在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五言律诗,反映其寓居浣花溪畔的生活片段。全诗以行踪为线索,前四句描绘从碧鸡坊至草堂途中所见的市桥垂柳、江畔野梅等意象,通过“细”“香”分别强化视觉与嗅觉感受;后四句转写归居后整理书卷、检视药囊的日常细节,以“疏懒意何长”收束全篇。作品延续杜甫锤炼语言的特点,将简淡的自然观察与闲适心境相融合,折射出诗人暂时远离战乱后的平和状态。诗中“市桥”“官柳”“野梅”等意象组合,既勾勒出成都西郊的市井风貌,又暗含对安定生活的体悟。

相关诗词

西郊

杜甫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

西郊二首

陈师道
红绿相催春事阑,可能无意待人看。不因送客那能出,衰病经年一据鞍。

西郊三首其一

刘应时
紫槿绿篱愁意深,斜最墟落动秋砧。笔端有口江湖远,莫写干时老子心。

西郊二首

陈师道
攒眉敛目抵风沙,暗度城西十里花。历肆侧听长短句,缘溪斜著两三家。

西郊

赵纲
山关启翠微,霜钟自晨夕。花里一僧来,泠泠振金策。

西郊

李廌
黄花作秋色,槁荚作秋声。残春有秋意,奈此恻恻情。乔木点新翠,古垅集飘英。午风薰径草,麦浪摇新晴。脂车逐胜士,访友来西垧。苦汗泣瘦马,流尘污华缨。冁然发孤笑,屡醉辄屡醒。聊歌干旄篇,愧我未登瀛。

西郊三首其一

刘应时
薄云斜日媚平川,一老来耕刈后田。向晚归牛寻熟路,摆头昂鼻不须牵。

西郊

蔡襄
晓盖西郊道,春光极太虚。村风香晚稻,溪日曝寒鱼。雀噪饥鹰下,山空病木疏。归期侵杪岁,友思望吾庐。

西郊

陆游
七十辞北阙,五亩寄西郊。泳水鱼依藻,摩云鹤结巢。丐僧时问疾,卜叟或论交。社栎天全汝,宁当叹系匏?

西郊三首其一

刘应时
谁人跃马出西郊,野水瀰瀰涨路坳。好似吟哦方得句,时时指点举鞭梢。

西郊

元朝 刘因
偶因访客出西城,一色寒芜满意平。行过溪桥尝脚力,招来野老问山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西郊"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