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
贞观的意思
1. 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公元627—649)。
例句:
在贞观之治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唐太宗的贞观盛世,不仅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科普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含义解释
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
唐太宗以贞观之理念治国,坚持正道,示人以光明,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古文寓意: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西周·周文王·《《易·系辞下》》
臣闻托暗藏形,不为巧密;倚智隐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晋·陆机·《《演连珠》之二五》
于是颛顼御时,玄冥统官,天庙既定,日月贞观。
——晋·陆云·《《岁暮赋》》
指正大的道理。
唐太宗治国,始终秉持贞观之道,坚守正大之理,为后世树立了治国安邦的楷模。
古文寓意:
朝贞观而夕化兮,犹𬤎己而遗形。
——东汉·班固·《《文选·班固〈幽通赋〉》》
余闻善齐天下者,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续凫截鹤,于焉始等:此盖狷夫之野议,岂达士之贞观。
——北周·道安·《《二教论·归宗显本》》
澄清天下,恢宏正道。
唐太宗贞观年间,致力于澄清天下,恢宏正道,为后世树立了治国安邦的典范。
古文寓意:
以为天子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霓扬𪸩,弃和取同。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王临于朝,天地贞观。
——唐·李华·《《含元殿赋》》
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职责。
唐太宗励精图治,身负贞观之责,致力于澄清天下,恢宏正道,为百姓开创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
古文寓意:
然曩时所以不去者,亦慕宋贤程伯淳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济物。”况仆身当贞观,岂敢忘百姓之忧。
——近代·章炳麟·《《与龚未生书》》
正可观赏。
贞观年间,长安城繁华似锦,宫殿壮丽,街市熙攘,正是正可观赏的盛世景象。
古文寓意:
随山疏浚潭,傍𪨷艺枌梓。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
——南朝宋·谢灵运·《《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二》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贞观"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