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麻
网友科普
唐 宋 时任命大臣用黄白麻纸颁诏,如有改动,则须改贴重写,叫做“贴麻”。
含义解释
唐宋时任命大臣用黄白麻纸颁诏,如有改动,则须改贴重写,叫做“贴麻”。
古代官员上奏重要事项时,会采用贴黄或贴麻的方式,将关键内容写在黄麻纸上,以示其重要性。
古文寓意:
是时以陈执中为昭文相,竦为集贤相,御史言:“竦向在陕西,与执中议论不协,不可同寅政地。”于是贴麻改命,而初制不出。
——宋·洪迈·《《容斋三笔·赵丞相除拜》》
昔欧阳修论韩琦、富弼、范仲淹立党事,在为河北转运使时,故敢援此以为比,乞行贴麻。史相得之甚骇,遂拜表缴奏,且谓当时惟知恭听王言,所有制词,合取会词臣合与不合贴麻。
——宋·周密·《《齐东野语·昆命元龟辨证本末》》
盖贴麻者改贴之谓。
——清·李赓芸·《《炳烛编·贴麻》》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贴麻"相关的知识